“大爱师魂”师德师风系列报道 |“身边的模范”(曾欣): 立德树人守正道,春风化雨育新人

发布日期:2025-04-29

浏览次数:16

曾欣,中共党员,澳门37000Cm威尼斯本科生辅导员,研究生第四党支部书记。

曾获第一届上海市学生资助工作者职业能力大赛三等奖、学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第十三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大学生组优秀指导教师、澳门37000Cm威尼斯人事考核优秀、思政先进个人(暖心资助人)、征兵先进工作者、征兵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曾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海洋知识竞赛、上海高校十佳学生资助宣传大使评选活动、上海市资助育人主题征文活动、澳门37000Cm威尼斯职业规划大赛、模拟求职大赛、“诚信月”主题作品评选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等赛事活动并获奖10余项。

以生为本,走近学生,当好学生的“贴心人”

辅导员的第一要务是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担任辅导员以来,曾欣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的原则,以加强班风、学风、舍风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学习、生活情况,积极更新自身思想观念,把握“00后”群体的思想特质,使自己的工作思路更加契合学生实际需求。在班风和学风建设上,他坚持定期开展“班风建设”主题班会,并开展各项学风评比交流活动。他所带的2022级本科班级中,先后有7个班级获评“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为了更好地走近学生、了解学生,除了日常的谈心谈话之外,宿舍走访成了曾欣每个月雷打不动的待办事项。作为学生宿舍楼的“常客”,他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曾哥”,每次走访宿舍,学生们和他总有聊不完的话题:从家乡风俗到大学生活,从科创实践到学业规划,从专业选择到未来发展……有天深夜,曾欣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电话,得知学生在宿舍情绪低落,并可能出现极端行为后的他马上与学生及其室友取得联系,并第一时间赶往学校。他前往小区安抚学生情绪,了解情况,看着学生情绪趋于稳定并跟随家长离开,他紧张的心才放松下来。他说,当好学生的“贴心人”很重要,也为此乐此不疲。

指导学生开展科创赛事

发挥党建带团建作用,当好学生的“领路人”

以党建为抓手是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举措。以党建引领学生工作,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党支部的健康向好发展,是引领学生思想航向的重要保障。作为研究生第四党支部书记,曾欣一贯重视支部建设,他奉行着“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充分调动支部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党建带团建作用,开展支部各项工作。从疫情期间的核酸检测志愿工作,到每年开学季的迎新工作,再到学院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他带领学生党员始终活跃在第一线。除了开展日常的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主题教育等活动,曾欣还积极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带领支部主动“走出去”。他连续两年带领支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赴建平临港中学开展“海洋科普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学院和建平临港中学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在曾欣的积极推动下,他所带领的学生党支部还与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党支部共同组建“海星坊”三校党支部共建工坊,并达成支部共建协议。通过组织和参与这些活动,支部成员都提升了认同感和归属感,从真正意义上将党员的先进性和示范性落到了实处。

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理念,当好学生的“服务员”

开展学生奖助工作有利于树立先进,帮助贫困学生,而要完成好这些繁复的工作,需要有爱心、责任心和服务意识。负责学院奖助工作的这三年以来,曾欣已累计开展3000余人次的奖学金、助学金评审工作,做到工作过程公平、公正、公开,材料齐全规范,公示结果均无异议。“对于我而言,每一位学生都是值得被爱和关注的,我会用心去了解他们的困境,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曾欣在开展资助工作时,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曾欣看来,做资助工作绝不是冷冰冰地为学生提供物质上的补助,而是在精神上有温度、有温情地育人。他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与他们建立起信任关系,使得他们能够更平等、更自由地表达需求,做到不仅帮助他们解决物质问题,更在心理上给予学生关心和支持,努力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温暖。为更好地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他组织开展专题采访活动,宣传获得奖助学金和国家资助的优秀学生事迹,树立青年自立自强、奋发有为、成长成才的典型,形成宣传报道20余篇,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心怀梦想、勤奋笃学、奋勇向前。3个月,38名校友,近10万字的资助育人成果汇报册……一串串数字的背后,蕴含着他对这份工作的热情、笃定和担当。

带领学生赴同济大学参加十佳学生资助宣传大使评选

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人生导师,成为青年身边可信任可依赖的知心朋友,这是高校辅导员的初心与使命,也是曾欣努力追求的目标。道阻且长,未来可期,他用青春陪伴青春,以生命影响审核生命,与学生同成长、共探索、齐进步。“立德树人守正道,春风化雨育新人”,曾欣一直在努力,也将继续为之努力。